“没想到两天就拿到货款,范县法院的执行效率太高了!太感谢了!”申请执行人郭某在电话中难掩激动。
7月4日,范县法院仅用48小时便成功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以执行“加速度”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申请执行人郭某与被执行人李某本是长期合作伙伴,因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李某拖欠货款久未履行。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李某在履行两期后不再履行,郭某便申请强制执行。
7月3日立案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与双方进行沟通。一方面与郭某细致梳理多年合作细节和催款历程,掌握案件全貌。另一方面,与李某深入交谈,发现其正面临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导致个人贷款审批受阻的困境,本想贷款用于企业扩大经营,结果反而影响了企业发展。
针对李某陷入贷款难题,承办法官打出“刚柔并济”组合拳。一方面,向李某讲解失信惩戒案例,严肃告知拒不履行将面临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法律后果;另一方面,结合李某企业经营需求,详细分析及时履约对修复个人信用的重要意义。经过承办法官的释法析理,李某表示愿意还钱。
7月4日傍晚,因郭某身处外地,无法到场,李某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全部货款。从立案到执结,48小时的高效处置,不仅让郭某的合法权益快速兑现,更帮助李某扫清融资障碍,实现了执行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这起案件的高效执结,正是范县法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范县法院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打造“立审执破”全链条服务,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速执速结,缩短涉企案件办理周期。今后,范县法院将持续创新举措,让公平正义以最快速度“变现”,以优质司法服务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