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好友相聚,把酒言欢的温馨时刻,却因言语争执失控,发生肢体冲突引发矛盾纠纷,诉至法院。7月30日,陆集法庭调解了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双方当场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
案情简介:原告范某和被告刘某系朋友关系,2025年5月1日,双方到朋友周某家吃饭,在吃饭中因双方发生口角,引发被告刘某殴打原告范某脸部,后范某到医院检查住院治疗,出院后范某向刘某主张赔偿费用,刘某拒不给付,原告范某将刘某告上法庭。
法庭引荐调解路,温情化解促言和
法庭收到案件后,敏锐察觉到该案事实清楚、标的明确,且当事人双方具有深厚的朋友关系基础,若直接判决可能进一步撕裂情感纽带,不利于根本性修复关系。承办法官遂秉持“调解优先”原则,同时邀请刘某所在辖区的人民调解员张安存参与调解。通过“背对背”沟通,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委屈与愤怒,精准捕捉到冲突源于一时冲动。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指出情绪失控,动手伤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违反法律规定,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则着重唤醒双方珍视友情,劝说双方打伤的不仅是对方身体,更是双方的朋友感情。
赔偿协议当场定,冰释前嫌履诺言
经过调解,双方逐渐冷静下来。刘某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行为给朋友造成的伤害,主动表达了真诚歉意并表明了赔偿意愿,范某也谅解了刘某。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刘某一次性赔偿范某各项损失5000元。协议签署后,7月31日,刘某到法庭主动履行了赔偿款,双方矛盾就此化解。
一次冲动的挥拳,差点吞噬了友情;一次耐心的调解,让友情裂痕得以弥合。这个案件也在提醒着我们:遇事冷静三思,切莫让冲动主宰言行,遇到矛盾纠纷要冷静处理,避免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