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范县法院执行干警远赴江苏常州,成功促成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达成和解,以实际行动展现司法担当,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10月17日,申请执行人徐某送来了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申请执行人徐某与被执行人郭某经营的某进出口公司因采购音频数据线产生货款纠纷,郭某及某进出口公司拖欠徐某货款20余万元。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但郭某在协议生效后仍未履行,徐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通过系统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买卖合同案件事关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必须全力攻坚!”在收到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被执行人郭某线索后,范县法院执行局立即组织执行干警奔赴浙江常州。
经过一整天细致摸排,执行干警在傍晚时分成功找到被执行人郭某。郭某起初仍以经营困难为由,表示仅能支付1万元。
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共同维护。法院的生效文书必须得到履行,这既是对契约精神的坚守,更是对法治秩序的维护。执行干警义正辞严地告知郭某,“若继续拒不履行,将依法采取信用惩戒、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这将对你的企业经营造成更大影响,主动履行才能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希望你积极配合,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实现双赢。”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郭某最终认识到守法诚信经营的重要性,态度发生转变,当场表示:“我明白了,诚信经营才是企业立身之本。我马上筹钱!”当晚,郭某积极筹措,履行了10万元,双方就剩余款项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干警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保持了执行力度,又彰显了司法温度。
近年来,范县法院始终将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建立“速立、速审、速执”机制、依法灵活运用执行措施等方式,全力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