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

濮法润苗在行动 法治阳光照校园

发布时间:2025-10-31 19:04:28


为切实增强未成年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10月31日,范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杜鹃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范县人民路小学为七年级4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生动深刻的法治课,让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学生们的青春心田。

宣讲开始前,杜鹃以互动提问的方式,通过“觉得爸妈变烦了吗”“会突然情绪失控吗”等贴近青春期心理的问题,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点燃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让原本严肃的法治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在讲解过程中,杜鹃法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校规到法律的“行为边界”

校规只是小事?不,它是法律的预习课。法官以“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发展链条,揭示“小错不纠酿大祸”的道理。结合校园常见场景,详细剖析起侮辱性外号、发丑化照片等行为若情节严重,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同时列举同学之间因口角争吵升级为故意伤害的真实案例,介绍了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严重犯罪类型,破除“未成年就免责”的认知误区。法官强调:“法律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但绝不容忍严重犯罪,一次漠视校规的冲动,可能毁掉一生。”

网络陷阱之警惕“糖衣炮弹”和“隐形棋子”

课堂上,杜鹃法官  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围绕“免费游戏皮肤”“冒充老师收费”等案例,总结利用贪念与恐惧的诈骗套路,向同学们传授“天下掉馅饼是陷阱,索要钱码皆为诈”的防骗口诀。同时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层层拆解了诈骗分子的常用话术,深刻揭示了诈骗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为同学们敲响警钟。

护航青春之安稳度过“暴风骤雨期”

课程最后,法官为同学们送上了实用的“护航锦囊”,分别是建立支持系统,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结交积极向上的朋友;培养积极防御,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健康活动排解情绪,让阳光驱散阴霾;学习法律知识,将法律视为“防身铠甲”和“英雄手册”,明晰行为边界,避开危险信号;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在课堂互动中塑造积极形象。

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案例解读、互动问答、口诀记忆等方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易懂的生活道理,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能力。下一步,范县人民法院将推动法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精准化,擦亮“濮法润苗”特色品牌,以司法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责任编辑:董广雨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92480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